特讯特写:免税外烟真的“好抽”吗?消费者“东征西怨”的背后
在繁忙的都市街头,一位年轻的烟民小李(化名)正在排队购买免税进口香烟。他告诉笔者,自从免税店开张以来,他几乎每周都会来买几包,因为这里的香烟价格确实比市面上便宜很多。
“这烟确实不错,口感比普通烟要好,而且价格便宜,何乐而不为呢?”小李一边抽着烟,一边笑着说。
然而,小李的这番话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。在社交媒体上,关于免税外烟的讨论异常热烈,有人称之为“物美价廉”,也有人称之为“毒害青少年”。
“免税外烟好抽吗?”这个问题,成为了近期社会关注的焦点。
专家点评:免税外烟的利与弊
针对这一问题,笔者采访了我国烟草控制领域的专家张教授。
张教授表示,免税外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,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。
首先,免税外烟的价格优势可能会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吸烟。据统计,我国青少年吸烟率逐年上升,免税外烟的存在无疑增加了这一趋势。
其次,免税外烟的质量难以保证。由于监管力度不足,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会利用免税政策,销售假冒伪劣产品。
“此外,免税外烟的口感可能比普通烟更好,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对身体的危害更小。”张教授说。
消费者“东征西怨”:免税外烟的争议
在免税外烟的热潮中,消费者们的观点呈现出“东征西怨”的局面。

支持者认为,免税外烟的价格优势可以减轻烟民的负担,同时也能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。
反对者则认为,免税外烟的存在会导致青少年吸烟率上升,对公共健康造成危害。
“我认为,政府应该加强对免税外烟的监管,确保其质量和安全。”一位反对者说。
结语
免税外烟的争议背后,反映出我国在烟草控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。如何平衡烟草产业的发展与公共健康,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面对这一问题,我们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和科学论证,以确保每一位公民的健康权益。而对于免税外烟,政府和企业都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,共同营造一个健康、和谐的社会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