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点快讯!全国厂家直销“低头折节”,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?
近日,全国范围内多家厂家直销活动引发热议。不少消费者在享受低廉价格的同时,也遭遇了“低头折节”的现象。本报记者深入一线,探寻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,并邀请专家为消费者权益保障支招。
事件回顾:消费者低价购物,却遭遇“隐形消费”
李女士是一位热衷于厂家直销活动的消费者。最近,她在一家知名家电厂家的直销活动中,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了一台冰箱。然而,在安装过程中,她却发现冰箱需要额外购买配件,且配件价格远高于市场价。李女士感到十分不满,认为这是厂家变相增加消费者负担。

李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不少消费者在厂家直销活动中,都遭遇了类似的情况。有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,被告知需要额外支付运输费、安装费等费用;有的消费者在购买后,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,却难以退换。
专家点评:厂家直销需规范,保障消费者权益
针对这一现象,记者采访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张先生。张先生表示,厂家直销作为一种销售模式,本应降低消费者成本,提高消费者满意度。然而,部分厂家在直销过程中,却以各种方式“低头折节”,损害了消费者权益。
张先生建议,厂家在进行直销活动时,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明码标价,不得收取不合理费用。同时,厂家应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,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消费者权益保障支招
-
提前了解厂家直销活动规则,明确商品价格、费用等细节。
-
购买商品时,仔细查看商品说明书,了解商品性能、质量等信息。
-
购买后,保留好购物凭证、发票等证据,以便日后维权。
-
如发现厂家存在欺诈行为,可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。
结语
厂家直销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模式,在降低消费者成本、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然而,厂家在直销过程中,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,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。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,理性消费,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。